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遍东楚

从严治军,爱兵爱民——敖天印

 来源:黄石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19-08-16

分享:

敖天印(1824—1909)字辅臣,祖籍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街办王坛村人。清未著名将领,以军功官至总兵,赏加提督,钦授“振威将军”封号。

敖天印戎马生涯近五十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中,敖天印为清廷立功无数。还曾驻防台湾,修建台北城墙。勘探琉球,为清廷沿海驻防提供可靠依据。晚年率凯字军驻防福建长门,将长门一带海防打造成立体攻防兼重的海防前线。清廷称他“才艺兼优,谋猷克壮”“每战必克”“百姓倚为长城”。

敖天印战功卓著,但从不居功自傲。他为人质朴,仁厚善良,廉洁自律,从严治军,爱兵如子。上面每有赏赐,他都悉数分与将士,决不独享。危难时,与士兵同艰共苦。一次战斗中,他率领的军队被对方围困月余,军中粮尽,他献出坐骑以充军饥。一天,士兵在扫磨中得到了一点米,熬成粥端给他,他见后,立即将它倒到大锅中,说:“士兵们都在挨饿吃糠头野菜,我岂能独吃精粮?当与士兵共之。”同时,敖天印带兵纪律严明,军纪中禁令明载:“取民一物者杀无赦!”一次进军途中,一名士兵口渴难受,摘了老百姓两个西瓜,结果被斩首。

敖天印生活俭朴,时人称他:“食不求精,但求裹腹;衣不求华,但求御寒。上战场,金戈铁甲;凡见官,始官服皀靴。至于平日,简装素服,小帽博带而谈笑自若。”他功成名就后回乡修建的房屋,也只外用青砖,内全为泥坯土墙。但是,只要对有利百姓的事,如修桥、筑路、建学校,他都竭尽全力,解囊相助。在河南、甘肃驻军时,他曾用自己的薪俸,两度购卖粮食,赈救灾民;在陕甘作战时,曾建数十堡寨,供流离失所的灾民居住谋生;在甘肃,于戈壁中植树八万余株,修咸水河桥,余家湾、红城一带大道。在台湾,主持兴建了彰(化)新(竹)间大闸溪大桥。

1874年,敖天印回乡省亲时,捐资兴建茅山团、王坛等五处义塾,并购置田产,用为教师束脩,使子弟求学有所;捐资修建河口四固闸,使大冶湖提高了抵抗水患能力;同时,还捐资拓展株树坳山路,重修株树坳凉亭,督促县令废除官府重复收取佃户批头税。

清廷将帅对敖天印都十分倚重,先后胜保,僧格林沁,穆阿图,左宗棠都把他视为爱将。而士兵们则把他视为自己的保障,百姓在称他为国之长城的同时,还呼为青天。

1891年,福建长门一带绅民特献“海疆保障”匾,称颂其功绩。他的许多爱国乡爱兵爱民,清廉自律的故事,还在他家乡广为流传。

(报送单位:黄石经济开发区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