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图文

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黄石:打好“智慧监督”组合拳 推动基层监督与治理同频共振、一体发力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3-12-22 分享:

“要加强分析研判,统筹基层监督力量,有效化解一批基层矛盾。”近日,黄石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推广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工作推进会,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堡垒”。今年来,黄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健全基层监督机制为抓手,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监督方式,重拳惩治腐败,推进基层监督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微清单”规范基层权力运行

“现在村里的财务公示一清二楚,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名符其实,实施的共同缔造项目费用清单也全部都公开了,我们心里很踏实。”初冬时节,在新港园区海口湖管理区柏林村的村务公开栏旁,村民费金喜一边浏览公示内容,一边高兴地对前来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柏林村村民们的安全感得益于该村制定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通过这份小微“清单”,该村不仅进一步理顺了村务运行机制,还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有效保障了广大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如今,凡涉及村级项目工程、低保、粮补等财务清单,均会在规定时间内张贴于村务公开栏,让群众监督更有利、群众更满意。

黄石市纪委监委推动全市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梳理涉及群众利益、权力运行风险较大的小微权力事项,针对乡镇(街道)、村、社区3个类别,规范制定238项监督要点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形成乡镇照单部署、村级照单履职、群众照单监督的监督模式,切实管住基层小微权力。

不仅如此,该市还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的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并大力推广运用,加快形成由纪委监委牵头、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乡镇(街道)推动落实、村(社区)全面应用的工作格局,把基层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图为西塞山区和平街社区纪检委员向社区居民宣传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

通过因地制宜梳理权力清单,及时将相关信息内容录入平台,高质高效办理投诉,建立健全投诉全流程闭环监督机制以及平台业务协同办理机制,真正推动实现工作流程“亮出来”、惠民资金“晒出来”、监督链条“串起来”。

“智慧监督”让基层“微腐败”无处遁形

“租赁期限长达五十年?合同签订有没有经过集体决策?”近日,下陆区纪委监委借助黄石市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比对时,发现该区某社区集体资源合同签订年限存在异常。

村级“三资”管理是村组干部可能出现任性用权的主要风险点位,也是基层群众信访举报涉及比较多的领域。

为此,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全市各乡镇、村(社区)加强“三资”村(居)务公开,并运用大数据手段,建成黄石市村(社区)“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设立信息公开、一键举报、在线预警等功能,强化线上比对和线下核查,让资金资产在可视化监督下流动,实现集体资产监督由过去“瞪大眼睛看”向现在“数据碰撞算”的转变。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对297.37亿余元集体收支资金、13万份合同、6万个资产资源的在线监督,累计比对预警问题3213个,处理处分333人。

图为黄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围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比对发现的问题开展分析研判

除“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外,该市还大力推进各类监管平台的建设运用,注重将大数据监督与日常监督、专项治理有机融合,打好“智慧监督”组合拳。大冶市纪委监委建立“互联网+监督”平台,全面整合人员、资产、资金、项目4类信息,打通部门信息孤岛,有效实现对民政、残疾、教育、卫生健康等22个部门113项到户到人资金发放情况,以及该市所有财政供养单位、国企和所有村(社区)的集体资金、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全覆盖监督,将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监督、全过程监督,大大提高监督质效。

与此同时,黄石市纪委监委还积极探索运用大众化、智能化手段,如微信小程序、“码”上监督等,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基层监督治理上来。

“片区协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直以来,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人情干扰等问题,都是制约基层监督质效提升的主要因素。黄石市纪委监委从建立和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入手,通过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完善日常监督、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纪律教育等各项机制,有效破解基层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的难题。

“我们刚开始认为只是一个单纯的违规公款吃喝问题,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远不止那么简单,案件查办难度也成倍增加。”不久前,该市阳新县率洲管理区纪委书记马林介绍了通过“片区协作”成功查办一起案件的经历。

此前,率洲管理区纪委发现一条疑难问题线索。经率洲管理区纪委申请,阳新县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协作区办案模式,由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负责统筹协调,同时抽调一名室副主任和两名周边乡镇纪委干部,组建区域协作专班,按照地域回避、交叉检查、属地立案的原则,开展调查工作。资源力量一体调配,工作任务一体推进,不到一个月,该案件顺利办结。“这种片区协作的办案模式,不仅解决了我们乡镇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很多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障碍,大大提高了基层监督的工作质效。”马林说道。

今年来,黄石市纪委监委持续探索完善片区协作机制,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便于协作原则,推动各县(市、区)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人员力量,成立协作区,探索监督联动、线索联商、问题联查、案件联审等“四联工作法”,在重要专项工作、重要监督检查、重要信访件办理、重要问题线索查办等工作中开展片区联动协作或交叉互查,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17个办案协作区,开展协作办案56件。

图为大冶市召开协作区案件联审会议

在此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还在探索推行室(组)、协作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清廉监督员联动的“四位一体”监督协作机制,并采取直接查办、牵头领办、协作查办等方式,不断提升联合监督质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深做实基层监督这篇大文章,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强化科技手段运用,促进完善防的机制,加大惩的力度,提升治的效果,不断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